为深入贯彻学校教育教学年会精神,推动各专业教学实践提质增效,2025年10月15日,健康管理学院康复系、护理系、公共卫生系分别召开教育教学专题研讨会。全体系部教师齐聚一堂,结合专业特色聚焦教学痛点、探索改革路径,为学院构建高质量教育教学体系注入新活力。
康复系研讨会核心围绕“康复治疗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优化”展开。会上,李娟芳老师结合论文《基于RCF康复治疗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构与探索》,明确提出以“能力导向、分层递进、校企协同”为改革原则,计划通过整合临床资源与标准化评估工具,搭建覆盖基础技能、综合应用到创新实践的多层次培养框架,切实提升学生岗位胜任力。在交流互动环节,教师们立足一线教学经验各抒己见,最终形成三大关键改进方向:一是深化校企合作,联合医疗机构共建“双师型”实训基地并引入真实病例库,强化学生临床思维与实操能力;二是升级数字化资源,开发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借助AIGC技术模拟复杂康复场景,弥补传统实操教学的设备与场景短板;三是改革过程性评价,建立“技能档案+动态反馈”机制,通过多维度考核精准追踪学生能力成长轨迹。

护理系研讨会将焦点锁定“AI赋能护理教育”,致力于探索教学新路径、构建教育新生态。贠航老师率先借助智慧树平台,详细解读学校《开展数智化教学技能实操培训》内容,同步展示了多门精心设计的优质在线课程,为在场教师提供了数智化教学的全新工具与思路。在随后的“AI赋能教学”专题讨论中,教师们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积极分享经验——既有AI技术简化备课流程、实现个性化作业批改的成功案例,也坦诚交流了技术应用中存在的操作门槛、内容适配性等问题。

公共卫生系则以“三全育人AI赋能——构建教育教学新生态”为主题,展开一场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的研讨。常亮老师以“智慧课程建设”为核心,结合《明辨性思维导论》课程实例,直观呈现了知识图谱的构建逻辑与应用场景:从梳理课程知识点脉络、建立知识点间关联,到依据教学目标精准匹配教学资源,生动讲解了知识图谱如何为提升课堂效率与个性化教学质量提供支撑。演示结束后,教师们围绕“知识图谱在不同公共卫生课程中的适配性”“技术落地过程中的实操难点”“如何结合公共卫生专业特色优化工具应用”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现场思维碰撞频繁,最终形成多项兼具创新性与实用性的教学设想,为后续课程改革提供了清晰方向。

研讨会尾声,学院教学副院长张晓文作总结讲话。她首先肯定了三个系部在此次研讨中的积极探索与务实成果,强调各系立足专业特色、聚焦技术赋能的改革思路,与学校教育教学发展方向高度契合。同时,张晓文副院长进一步指出,“三全育人”理念与AI技术的深度融合,是推动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希望各系教师以此次研讨会为起点,持续挖掘技术与教学的融合点,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模式,共同构建更具活力、更富效能的教育教学新生态,为培养适应行业需求的高素质卫生人才筑牢根基。

此次多系同步开展的教育教学研讨会,不仅为各专业精准定位了教学改革的方向与路径,更凝聚了全院上下推动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的共识。后续,健康管理学院将以此次研讨成果为基础,持续推动各项改革举措落地见效,为培养更多优秀健康服务人才贡献力量。
(文、图/各系 编辑/辛湘怡 审核/张晓文)